实时
药明生物成都微生物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万豪海南商务委员会举办「和韵万豪•洪愿星海」慈善音乐会 爱心 恣意求真,辩场纵横 51Talk发布2025年Q1财报: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1% 铁姆肯公司任命 Timothy A. Graham 为工业传动业务总裁 资讯动态 | 2025北京科学中心流动科技馆科普巡展——科学奇趣展 巴西地产高管齐聚厦门世茂海峡大厦 共探超高层建筑锻造经验 威县桑元卫生院多措并举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 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项目亭江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常宁市林业局选派5名业务骨干积极备战 省森林消防技能大赛  “粽香里的邻里情”社区端午游园活动 手织锦绣 劳动绽芳华 ——社区五一技能赛 童心筑梦 邻里有爱一亲子嘉年华 衲百:以针为笔,以丝为卷,书写非遗传统服饰的当代传承答卷——中国香 弘扬千年紫砂文化!王一油画亮相陶都宜兴 从酒吧服务生到星光大道 重庆小伙北漂十年音乐逆袭路 寻找下一个毕赣:人才公寓是起点,社区生态是沃土 武汉韵湖公园连续五年爱心送考 护航学子逐梦路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东南眼科医院开展全国“爱眼日”系列活动 智慧农业新典范,“智穗云田”项目对接多地农业示范区,开启政策协同 “绽放的力量”主题沙龙沪上举办,共话新时代女性成长 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年中工作会议、vivo 战略签约仪式在西部长青 强生宣布特诺雅达®在华上市,用于中重度活动性成人克罗恩病和溃疡 家有心悦心理・心灵成长沙龙 | 每周约起,遇见更温暖的自己 建行衡阳市分行: 筑牢信仰根基 点亮奋进征程 华大营养亮相2025中国肠道大会:以科研创新驱动微生态健康产业升级 宝利化制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正式获批 亿达科创自研智网监测平台,筑牢药企网络安全防线 2025中国国际大学校企联合商业计划大赛 礼业新纪元:第33届深圳礼品展缔造30万买家的全球商贸盛宴 群贤聚首京城共探泌尿结石诊疗新高度 重庆明好医院刘德云教授连 破解能效与环保双重瓶颈:东大化学 “智能+绿色” 双轮驱动,引领行业 西山村专职网格员:“十能”工作法守护汛期水库安全 第四届蓝色港湾艺术季暨2025万花筒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盛大启幕 全科医学协作平台“中医肿瘤联合诊疗中心”落户郑州传承中医院 漳州华厦眼科医院召开第30个全国爱眼日暨“漳州市属学校 2025年 高骼学生营养服务站010店正式运营 专业服务护航湘潭学子成长 “典”亮生活,法治护航——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北京第二分中心 首冠A+指南:农历“毒五月”保平安,四个方面要做好 第四届沃尔夫斯堡联合杯圆满落幕,欣旺达动力荣获冠军 创新升级赋能品牌价值升维,多项权威营销大奖花落爱玛科技 法国娇兰品牌挚友张云龙亲临深圳茂业天地 携御廷兰花金致焕采系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 葛兰瑞克双产品加冕国际大奖 当调解仲裁遇上东软AI 第四届绿色生活创益周进行时,锦江酒店(中国区)呼吁“多一种爱地球选 安喜莱金方八珍粉斩获2025营养盒子嘉选“国风食养类爆品奖” 安溪爱尔眼科医院爱眼日系列活动:守护清晰“视”界 行业震动!伊例家携3款匠心新品入局,重新定义健康酱油新标杆! 江西农业大学保育院:《伞韵江南,童趣工坊》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把数据刻进DNA!海量信息存储打开新思路

  近日,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吴华明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DNA存储系统——HELIX,并成功实现了60MB的医学影像(时空组学)图片信息的存储与恢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在DNA存储领域取得的又一次新突破。此前,北京大学张成和钱珑DNA存储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写入策略的DNA存储方法,利用分子活字印刷的方式,将大熊猫彩色照片存入表观分子修饰中,实现了27.5万比特的非传统DNA存储。

  什么是DNA存储?DNA存储有哪些优势?业内专家告诉记者,DNA存储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信息载体的新型存储技术,具有密度大、耗能低、无磨损和寿命长等潜在优势。

  “理论上,仅1克DNA就能存储约1000万小时的高清视频数据,也许1公斤DNA便能装下全世界的数据。”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张成说,“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自组装特性,使其在甚小空间内也可以紧凑排列,承载极高密度的信息。”此外,DNA的四种碱基(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的排列组合变化无穷,也就意味着它们可以编码几乎无限量的信息,使得DNA理论上具备比任何现有存储设备更高的存储容量。

  DNA可以保存多久?最新答案是200万年。近年科学家曾从格陵兰岛冻土中成功提取200万年前的DNA序列,其中信息仍历历可辨。DNA存储不仅存得久,而且存得牢,若能有效避免水分与紫外线的影响,DNA可以在数十万年内保持稳定不变。更重要的是,DNA存储额外耗能极低,理想保存环境与日常环境相差不大。要想在能源有限条件下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DNA存储堪称首选。

  如何把数据存入DNA?张成介绍,传统的DNA存储方法首先是将数据进行编码,也就是将二进制数据按照设定好的编码规则转化为DNA序列;接下来,通过合成DNA分子实现存储的信息写入,即按照编码的顺序逐个加入碱基,以串行的方式合成DNA链;第三步就是存储与读取。

  为什么需要研发DNA存储技术?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面对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存储方式面临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设备寿命短等诸多挑战,寻找新一代存储介质迫在眉睫。2022年,我国“十四五”规划将DNA存储列为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等并列的新兴技术。当前,作为未来产业的前沿方向之一,DNA存储已形成以核心城市为引领、产学研联动的多区域发展格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多地均有所布局。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北京将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等六大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其中包括DNA存储等前沿方向。

  何时能用上DNA存储?业内专家告诉记者,DNA存储的产业化落地道阻且长。“当前,DNA存储还面临存得贵、读得慢等痛点。”张成表示,一是成本高昂,目前合成2MB的DNA数据需要约7000美元,读取数据需要约2000美元,如果以DNA形式存储1GB大小的电影,大约需要花费358万美元;二是读写速度太慢,以目前的技术,在合成DNA时每添加一个碱基都需要多个操作环节,尚无法满足日常简单的实时数据存储需求;三是读取环节准确率不高,例如写入过程可能出现不正确的修饰等错误,读取时也可能因测序误差导致还原数据不准确等状况。

  正因如此,科研人员正在加快底层核心技术突破,研发新型DNA存储技术,以期推动DNA存储产业化。例如,2024年北大DNA存储团队提出的并行写入策略DNA存储方法,并不依赖于传统的“从头合成”写入路线原理,而是利用甲基修饰比特编码信息,将信息并行地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相关技术不仅为实现快速、低成本的大规模分子数据存储奠定了基础,还为未来DNA存储的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DNA存储要实现商业化应用,还需在底层技术层面进一步取得突破,从而在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提升准确率等多个方面取得跨越进展。”张成表示。(记者 吴蔚 张漫子)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记者6月4日从财政部新闻办公室了解到,财政部当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向机构投资者招标发行2025年第三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倍数3.96倍。

2025-06-05 09:05:33

记者6月4日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获悉,5月1日至31日,长洲船闸单月过货量突破2444万吨,同比增长9.24%,刷新历史纪录。

2025-06-04 20:55:13

2025年端午假期,恰逢“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第二季活动火热开展,铁路部门在全国1000余个客运站车组织启动端午文化互动活动。

2025-06-02 18:16:03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推动政务服务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持续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5-05-31 22:06:03

记者29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6.87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约7.7%。

2025-05-29 18:03:13

记者27日从中国进出口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进出口银行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适配性,持续加大各类资源、政策、机制倾斜。

2025-05-27 16: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