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助力环保,方庄青少年携手践行“源头减量,低碳生活” ——芳城园二社区青少年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2025年2月10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二社区热闹非凡,30名青少年利用宝贵的寒假时光,参与到由方庄街道主办的“源头减量,低碳生活”居民意识提升计划。此次活动旨在以青少年的亲身体验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推动环保理念在社区内落地生根。
活动开场,来自北京市快乐小陶子中心的汪佳玉老师引导同学们就垃圾分类的目的与意义展开了活跃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分享了自己在社区垃圾桶站观察到的日常情况,有的抛出了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还有同学表达了对部分邻居垃圾分类不够细致的看法。
为满足同学们对垃圾去向的好奇,活动特别设置了实地调研环节。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前往社区的6个垃圾桶站,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社区居民,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真实状况。
调研中,同学们观察到,人流量较大的小区出入口垃圾桶数量相对较多,特别是厨余垃圾桶常常处于满载状态。此次访谈对象广泛,涵盖了社区老年人、带孩子购物的妈妈、同龄人、社区保洁员、再生资源回收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
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得知,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非常配合,分类效果也颇为理想。不过,也有同学留意到,部分垃圾桶中夹杂着未清洗的一次性餐盒、牛奶盒等可回收物。若这些物品能清洗干净,便可纳入回收再利用环节,进而减少资源浪费。
调研结束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在调研过程中的心得。翁信文同学表示,社区工作者在垃圾分类执行方面一丝不苟,若能增添一些宣传活动,居民的分类热情与执行力度或能进一步提升。
刘峻铭同学分享了与“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工作人员的交流内容,了解到快递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较为常见,但一次性餐盒和牛奶盒即便清洗干净,也不在回收范围内。轩言同学特别提及社区内的“低值可回收物投放袋”设置,称其十分贴心,并表示自己愿为环保多付诸行动。
李浚昊同学建议增加可回收垃圾桶的数量,以解决部分垃圾桶站面积不足的现状。
冯禹睿同学观察到,社区工作人员会在居民分类不到位时主动提供协助,彰显了社区对垃圾分类的高度重视。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全新的认知,还带动了众多家长的积极参与。
一位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立即把原本准备卖废品的练习册拆开,认真进行分类处理。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期望未来能多组织几次,让更多家庭投身到源头减量、低碳生活的行动之中。
通过此次活动,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孩子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每个人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都能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正如同学们所言,聚沙成塔,只要每个人都多做出一点努力,就能让环境多一份轻松,让资源得到更高效的运用。方庄街道也将持续推动此类活动,致力于为建设绿色、低碳的社区环境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1-21 11:49:4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