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榴莲产业的变革元年:从危机到机遇
2025年伊始,东南亚榴莲产业就遭遇重大危机。泰国出口的榴莲因被检出致癌染料碱性嫩黄(BY2),导致中国海关暂停进口,超过100个集装箱的榴莲被退回,价格暴跌50%,损失超5亿泰铢。与此同时,越南榴莲因检测滞后面临边境拥堵。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行业监管的漏洞,也正作为推手加速榴莲产业发展及转型的进程。
强监管下的榴莲食品安全:有外至内的体系升级
以往的榴莲产业监管过度依赖出口国自查与事后抽检,面对中国海关的“零容忍”政策时暴露出巨大漏洞。泰国在危机后迅速建立六家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提升至1300个样本,并实施“四无政策”,对违规企业吊销出口资质。然而,越南因检测周期过长,未能及时响应,导致出口仍严重滞缓。这一事件凸显了监管体系的脆弱,亟需全球统一在种植、加工标准以及更加严格的监管体系上的认知。国际榴莲协会秘书长刘峰先生建议:生产国监管体系急需转型,从事后应急到全链条防控。未来监管应借助区块链溯源与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全链条的透明化和预警机制,从源头预防和识别潜在风险。
种植加工模式的变革:技术重塑传统
传统的榴莲种植依赖经验主义,病虫害防治与品质控制手段低效,导致产品质量波动。BY2事件源于部分加工商为追求市场外观,违规使用禁用化学物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数字技术和智能农业,推动精准化与科学化管理。数字种植技术的引入可以实时监控作物生长,预测病虫害并精准施肥灌溉,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全球90%的榴莲加工仍停留在小作坊阶段,附加值低、资源浪费严重。国际榴莲协会常任理事程勐先生强调,未来“超级工厂”模式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规模化、科技化、资本化的产业链将紧密衔接果园资源,优化物流运输,提升产业效率和附加值。
销售渠道的变革:线上销售、AI引领、多维度体系建设
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使得传统批发市场逐渐萎缩,线上榴莲销售成为增长亮点。中国市场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突破30%,社区团购和鲜果连锁店等小B端渠道增长迅猛。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嵌入至线上销售正正颠覆营销模式,通过消费者数据分析,AI能够预测需求并优化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物流效率、减少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
由于全球榴莲出口的90%集中在中国市场,依托中国内陆地区的特色支持政策,构建多维度、韧性强且优势互补的销售与贸易模式,将是推动榴莲销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协会中国区负责人林世平先生认为上海和海南凭借其在进口贸易中的独特优势及市场定位,将在榴莲国际贸易及深加工环节中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业格局的重塑:挑战与机遇并存
数字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提升全球榴莲的质量,但也带来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随着大规模种植与科技化生产的普及,资本巨头将占据主导地位,而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产业链将进一步集中。
刘峰先生指出,榴莲产业正面临阵痛与新生并存的局面。在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国和企业应超越眼前的短期利益,通过科技协同与标准共建,提升产业链韧性。随着数字种植技术的普及,榴莲产业将朝着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方向发展。行业自律与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
2025年作为产业分水岭的元年,榴莲产业正在经历决定性的变革。从监管体系的重构、种植加工模式的升级到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产业格局的重塑,整个产业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在这场波及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产业革命中,标准为先、科技创新必将是破局的关键。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1-21 11:49:48
2025-01-17 12:19:43
2025-01-14 17:06:4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