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探索疑难肾病的关键指征和治疗方案
一名临床医生,如何洞察一些疑难病早期症状的“蛛丝马迹”,为危重病患者争取到病情逆转的黄金时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刘华分享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她首先回顾了早年的一段科研经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博士刘华
20年前,刘华对临床表现“肾积水”的腹膜后纤维化(RPF)病例早期的非特异表现产生兴趣。时年,刘华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内科学专业在读博士,师从该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旺教授,刘华对临床疑难病例的兴趣和探究得到导师的肯定。
腹膜后纤维化,是由于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属于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刘华注意到,RPF病变早期主要局限于腹膜后,通常表现为输尿管受压梗阻的症状,以腹痛、腰背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比较多见,一般无阳性体征。随着病变的进展,纤维化延伸到腹腔内,因包裹压迫的脏器不同,患者随之出现多浆膜腔积液、肠梗阻、直肠结节、肾功能衰竭等脏器受累的表现。患者一旦确诊并发展到这些阶段,往往需要接受透析等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因而必须重视早期非特异性症状,避免因缺乏认识而延误治疗时机,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为了验证自己的临床观察,寻找早期干预方案,刘华从协和医院病案室借来相关各科的疑难病案记录,以手工翻阅的方式筛查到北京协和医院1988-2004年收治的18例RPF患者的临床资料。
通过分析研究,刘华发现:这18例患者亦表现出与其临床观察类似的非特异症状,其首发症状“以腰背痛、腹痛、腹胀、纳差多见。”其中,大部分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12例),有4例γ-球蛋白升高,5例Ig升高,3例抗核抗体低度阳性。
这些患者在进一步检查中也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例如:“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显示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发现腹膜后有软组织影。
通过此次对于协和医院历史病案的筛查和研究,刘华以第一作者撰写了两篇论文《腹膜后纤维化18例临床分析》和《免疫指标阳性的腹膜后纤维化临床分析》(6例),分别发表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和《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其中,在《腹膜后纤维化18例临床分析》一文中,刘华得出指导临床诊断意义的结论:RPF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对实验室检查炎性活动指标阳性、影像学检查有梗阻表现者,应进一步行CT、MRI以及手术或介入取病理,结合免疫指标检查,有利于腹膜后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次对于罕见疑难病症临床病案的追踪和总结,产生了两篇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的论文,并得到核心医学期刊的重视,这鼓舞了刘华在临床医学科研领域的持续探索。
如今,刘华还在宣武医院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长学制学生创新课题导师。刘华注重指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系统思维开展基础临床研究,并借鉴病案等历史文献筛选热点临床问题不断创新治疗方案。同时,她也发挥导师制的优势,及时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和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职业倦怠,给予其精神上的安慰和引导。
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攻克疑难病
刘华早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5年制本科专业,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留校资格,曾短期就职于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为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诸多困惑,刘华在怀孕期间考取了青岛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该院硕士学位后,她一鼓作气报考了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内科学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到该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旺导师门下。
“读博士如同西天取经,你不要在意博士的光环,一路上如何经历各种磨难,降妖除魔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做一名优秀的大夫,虽然是跨专业录取到肾内科,你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而且疾病损伤常常累及多个系统,你不能只治疗肾脏疾病,而不去考虑其他系统损害,应该把患者做为一个整体来诊治疾病。”回想当年的求学经历,导师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刘华至今仍保持着广阔的临床视角和思维,并将临床治疗实践和科研紧密结合的习惯。
2009年,刘华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编写了由教育部诊断学系组织的《肾脏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该书以患者就诊的常见症状为线索进行临床鉴别诊断,有利于医学生和年轻医师临床思维的培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2013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做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刘华与医学界一些学术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长期担任《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核心期刊的审稿人、《现代医生杂志》编委和审稿人,以及北京市医管局组织的北京市每年一度的专业处方点评专家组成员。
刘华曾以第一作者在2006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年会上发表了三篇论文。会后,这些论文被选发在《国际医学》《营养与老年医学》《实验和治疗医学》英文核心期刊上,在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刘华还在中文核心期刊陆续发表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 γ 激动剂对炎症状态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ABCA1 表达的影响》《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等10余篇学术论文。2017—2018年,刘华前往华盛顿州立大学访学一年,师从糖尿病肾病方向的医学权威凯瑟林教授。回国后,糖尿病肾病也成为刘华研究课题之一,指导首都医科大学长学制学生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血清淀粉样蛋白在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等论文。
目前,刘华仍担任2名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导师,并指导4名首都医科大学长学制学生开展一项创新课题“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工作,指导学生科研选题和写作文章,完成一项院级教学改革课题“导师制结合多元化评估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初步探索”,促进了医院内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实施导师制。
刘华表示,如今指导学生在多学科临床治疗和科研上取得更多进步,也是她在临床治疗之余的一件乐事,她也把当初导师的理念传送给自己的学生们:做一名好医生,就像西天取经一样,要经历各种磨难,其中的经历促进医生在专业方面进步和心智的成熟,才能取得医术精湛、治病救人的真经。(文/候耀晨)
责任编辑:李玥
2025-01-21 11:49:48
2025-01-17 12:19:43
2025-01-14 17:06:4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