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柱”靠得住:犟老头的人生信条
在湖南城步西岩镇,有这么一位老人,山路难走,车费都保不住运费,别人都摆手,认为会赔得底朝天时,他却不顾家人的反对,跑起来山村客运,而当客运做得风生水起时,他又拱手将红红火火的车队转让给了别人,搞起了砂石厂,而砂石厂赔得底朝天,他还坚持将沿线12公里路全面硬化……家人邻居说他傻,亲戚朋友笑他犟,但和他打过交道,深入交往过的都说:“德柱,靠得住!”而他自己说:“我有自己的信条!别人做不了的事,我来做,我还要把他做好!”他就是今年63岁的段德柱。
多年前,西岩镇的交通状况十分糟糕,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着这片土地。很多村子较为偏远,公共交通的触角未能延伸至此,村民们出行极为不便,孩子们上学要走上好几里的山路,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想去镇上看病也困难重重。“要是有客运往返各村寨就好了!”大家都这么想,却没有一个愿意这么干,因为西岩镇各村寨之间山多弯急不说,路况也出奇的差,车损严重,以当时的运费来算,只会入不敷出,难以维持下去。然而,看着乡亲们为出行犯愁,段德柱站了出来说:“别人做不了的事,我来做,我还要把他做好!”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买了中巴车,搞起了客运。与其他客运司机把乘客送到一处处停靠点不同,西岩镇山路蜿蜒,老人居多,每一趟车,段德柱不管多远,都是把每一位乘客送到寨子门口,也不多收一分钱。每逢集市,乘客数量增多,段德柱还会主动帮助大家提拿物品,扶老人上下车,给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找好座位,日复一日的守护,沿线只要坐过段德柱车的人,都说:“德柱,靠得住!”随着乡村道路的改善,搞客运的也慢慢躲起来,但很多老人,甚至宁愿多一会,也不愿搭其他车。就在他的客运搞得红红火火,最多时有20多台巴士的时候,他犟劲又上来了,他卖掉了车队,一头扎进了碎石场。
众所周知,砂石作为仅可用于基础建设的大宗矿产品,生产量和消费量大、价值及附加值低,是其固有特点,这也决定了砂石建设必须“短平快”,此时,武靖高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市场需求已经开始骤降,此时,再进入砂石市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但段德柱不信邪,这个犟老头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城步山清水秀,应武靖高速建设之需,西岩等高速沿线涌现出了很多砂石厂,这些砂石厂工艺落后,超限运输,废料乱放,导致采矿区域内生态恶化、道路破损,不仅给当地的交通安全带来很多隐患,也给当地的生态带来损害,“与其等其他人开采完,毁完毁尽,不如我来收尾!”他较劲似的说,“别人做不的事,我来做,我还要把他做好!”
他一边规范开采,系统考虑生产、运输、物流等各环节绿色化,降低矿山在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一边清理废料,修复沿线破损道路,一边着手生态修复,他跑遍了周边的村子,请教有经验的人,还邀请农业专家来现场指导。一年下来,钱没赚到,还赔了个底朝天,只留下一片生机勃勃的桔园,和沿线一条12公里多长硬化道理,方便了沿线2个村的村民出行。别人笑话他,他却笑呵呵地说:“不能把难题留给子孙!不能把问题都推给政府!”
而今,在脱贫攻坚的浩荡春风中,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也摆脱了贫困,但小富即安,各扫自家门前雪的小农意 识仍然桎梏着当地的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今,千金散尽的他,一边替别人管理搅拌站,一边盘算着带动乡村致富,站在小溪边,不善言辞的他说起未来,犟劲又上来了——“这里要是搞个露营基地,一定能火!”他盘算着把一块废弃的工地利用起来,借助西岩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武靖高速带来便利交通优势,打造一个露营基地,带动附近的村民一起致富。
看来,这犟老头还真有点犟,“德柱”还真靠得住!(莫杰)
责任编辑:唐伟
2025-01-07 16:12:19
2025-01-06 18:10:17
2024-12-29 12:57:59
2024-12-28 18:35:54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