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车减负 壮马赋能
基层是为民服务的第一线、最前沿。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抓好基层减负不能只减负担,更要从根子入手,真正实现赋能增效。
厘清“权”与“责”,在“轻车”上出实招。 近年来,“小马拉大车”成为困扰基层已久的一道难题,严重影响基层治理效能。坚持靶向整治、精准施策,切实提升“减”的成效,真正做到为“车”减负、为基层干部卸包袱。理清权责事项,按照“立足法定、因地制宜”原则,突出抓好基层履职事项编制工作,对具体工作、责任划分、执行刚性等逐一明确,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列明之外无责任。精简基层事务,按照“源头减起、应减尽减”原则,规范基层的权责事项,大力精简台账、报表,进一步清理规范基层工作事务、机制牌子、签订责任状、出具证明事项等,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直接服务群众。
统筹“能”与“事”,在“壮马”上务实功。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扎实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持续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上下功夫,坚持既给责任也给权力,既给担子也给温暖,让更多干部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进自身价值与基层一线的“双向奔赴”。注重抓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大力实施干部培养工程,积极开展“砺精兵 提素能”等系列活动,提升基层后备干部能力素养,切实从“源头”储备“活水”。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出台实绩量化考评方案,注重强化待遇保障,切实让基层干部有“奔头”、干事创业有“劲头”。
把准“治”与“效”,在“聚力”上求实效。 减负、赋能只是手段,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去,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才是根本目的。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既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更需要多方发力、共同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广泛汇聚工作合力,才能以多方共“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之“效”,让“马拉得动车、拉得好车”。持续优化网格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优化,推动实现多格合一。深化共建共享,引导多元治理,构建起更加有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是服务群众和承办上级任务的最前沿,是打通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的落脚点,也是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主阵地。必须深刻认识基层减负必须减“繁冗压力”不减“前行动力”,减“形式痕迹”不减“工作实绩”,减“飘浮作风”不减“务实导向”,更要坚定,基层减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拓展减负成果,更好地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推动基层发展行稳致远。(绥德县薛家河镇人民政府 刘骁程)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2-12 16:27:41
2024-12-02 21:27:54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