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梁煤矿:矿灯房跨入“刷脸”时代
“我以前记性差,老是忘带矿灯柜钥匙,每次都得找充灯工登记处理,一来二去耽误了下井时间,没少挨领导批。现在可好了,往柜子前一站,脸朝前一凑,眼睛都不用多眨,1秒钟都不到,柜门‘唰’地就开了,这才是真正的便捷!”沙梁煤矿机电运输队职工杨鑫对新投运的智能化矿灯管理系统赞不绝口。

如今,沙梁煤矿的职工们下井升井时,只需将脸部对准虹膜机位,再轻轻眨眨眼,矿灯柜门便会在清脆的“咔”声中自动弹开,他们能迅速地存取矿灯与自救器。智能矿灯系统的此次升级,彻底摒弃了过去传统的钥匙开锁以及手动存取矿灯的方式,让虹膜“刷脸”成为了沙梁煤矿一道独特的“新风尚”。

据了解,此次升级改造共更换了8架智能充电柜,装设了800个智能灯位。充电柜按照部门、区队来划分灯架,并且还预留了五分之二的空位,采用单人单箱的封闭化集约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高效节能、安全可靠,又整齐又美观。职工们可以使用智能钥匙,也可以通过虹膜“刷脸”来实现矿灯和自救器的自助存取。当柜门关闭后,P10单红LED条形屏会清晰地显示出职工的姓名、工号、部门、岗位,还有矿灯状态、充电电流、充电时间等信息,职工们只要看一眼条形屏上的数据,就能直观地知晓矿灯的存储状态。
以往人工收发矿灯的时候,流程相当繁琐,需要填写收发记录。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收发记录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容易出现误差。而此次升级改造后,充电柜之间相互并联,通过通讯线集中连接到后台计算机,这样计算机管理员就能对每一个充电柜进行实时监控,作业流程也因此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以前职工存取矿灯的时候,经常有人忘带或者弄丢灯柜钥匙,我们就得帮着开锁、取灯、收灯,实在是太麻烦了。现在智能化矿灯管理系统进一步升级,可给大家带来了大便利,我们充灯工上下班的时间也节省了不少,工作量也大大减轻了,我们现在都从单纯的充灯工变成巡检工了。”充灯工李媛深有感触地说。
升级改造完成后,充灯工把矿灯号与职工的姓名、虹膜成像进行绑定,形成了“一人一卡、一人一像、一人一柜”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电脑端就能直接统计矿灯的数量与状态,还能获取充、取矿灯的数量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矿灯的日常管理、维护检测以及存取的效率,为沙梁煤矿的智能化变革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王意)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2-02 21:27:54
2024-11-23 16:16:0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