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也要“顺天时 应地利 聚人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需深刻把握并践行“顺天时、应地利、聚人和”的发展理念,将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激发乡村内在活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顺天时: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把握产业发展导向
“天时”之于乡村振兴,即是要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特别是要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脉搏,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精准指导农业生产,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直接对接。另一方面, 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既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紧跟国家文化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体验田园生活,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应地利: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营新模式
“地利”强调的是根据乡村自身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规划布局,实现差异化发展。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乡村振兴应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的原则,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竞争。
首先,要深入分析周边强势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寻找切入点,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比如,邻近工业园区的乡村,可以发展配套服务业,如物流仓储、农产品加工等;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乡村,则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其次,重视发现和培养致富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同时,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模式,如成立合作社、集体企业等,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确保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聚人和:强化党建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和”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人才队伍的引进、回流和培养。首先,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五治”(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选拔有能力、有担当、有情怀的干部,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通过政策激励、环境优化等措施,吸引城市优秀人才下乡创业就业,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土人才回流,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反哺家乡。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工匠,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协同推进。只有紧跟国家发展大势,立足乡村实际,强化党的领导,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广袤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孙翠)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1-23 16:16:08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