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考核体系 让青年干部轻装上阵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基层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 “神经末梢”,承担着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任,但是名目繁多,过于精细的考核,催生了形式主义,让基层工作“手忙假乱”,甚至陷入“指标越多、实效越差”的怪圈。因此,要优化考核体系,以考精考准考实为出发点,给基层“松绑瘦身。让青年干部“轻装上阵”。
善做减法,优化考核方式。 当前考核体系多样庞杂,党群、经济、项目、民生等各行业领域对基层都有独立考核指标,“一份报告多处送”“一个指标多处考”“一个现场反复检”的怪象仍客观存在。层层考核让基层干部忙于应对,无暇顾及本职工作。面对这些考核乱象,首先就是要明确考核目标,避免存在模糊不清的重复考核。其次,要简化考核步骤和程序,使考核过程更加直接、高效。优化考核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有的考核、以材料的多寡衡量下级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材料的优劣作为评判下级工作成效的标准,只会与基层减负的初衷相背离。应创新检查方式,优化考核设置,刹住“材料为王”的不正之风,由考材料、查痕迹转向考成效、重实绩,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此,要不断精简考核项目,科学分配比重,突出重点项目考核,让青年干部有时间立足工作实际。
以考促干,强化考核结果。 考核不是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是关键。考核结果不是简单的公示出来,张贴出去,而是要用考核的结果倒逼青年干部立足实际,改善工作作风,将成绩变为“实绩”。大量的考核,占用了青年干部的大部分时间,频繁迎接检查,频繁考核,将各种“数据”、“台账”作为考核的硬性标准,让广大青年干部将工作的重心无法放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到居民的实际需求,这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考核,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广大青年干部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能够切切实实的看到实际成绩,现在反而本末倒置了。为此,要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实处,坚持考奖结合,鼓励广大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立足工作实际,更好的服务群众。
落实于精,引导干事导向。 对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基础水平、发展阶段、工作重点不同,要进行“量体裁衣”,考核标准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倘若采取“一刀切”的无区别式考核,不仅让本身基础较弱的基层单位看不到希望,还会打击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在细化考核标准时,应按照同类同考、错位竞争的原则,精简压缩非必要考核指标,分类设置具体任务和工作标准,差异化调整指标内容和分值权重,实现考核指标逐年减少、考核重点逐年聚焦。以增强考核的针对性,提高评定的精准度,最大限度发挥“以考促干”效能,切实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激励基层创造更多实效实绩。
(供稿人 唐家庄街道魏雅琪)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1-23 16:16:08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