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改革人人参与、声声有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基底层干部,我们要立足实际,认真学习领会,统一思 想行动,广泛凝聚共识,紧跟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要坚持推动改革依靠人民,形成人人参与、声声有应一起为改革发力的生动局面。
聚焦理论武装,把稳前进航向。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着力构建常态化学习、精准化宣讲、分众化引领的工作体系。基层干部要让常态化学习入脑入心常态化学习入脑入心。组织定期开展主题团日、开展交流座谈会、学习研讨、“学习强国”、党员网活动,建立书目阅读、实践体验、文化活动等学思研深度融合、一体化的学习体系,不断丰富常态化学习载体。精心培育宣讲队伍力量,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深人企业、社区乡村等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生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让党员讲、党员听成为学习潮流,切实用理论学习浸润的“心田”。打造“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学员说”微视频贴近党员、群众特点的宣讲品牌,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增强常态化学习实效。
激发党建活力,与民共鸣共情。 基层干部应紧贴基层党建特点,不断加强理论宣传,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着力强化延伸拓展功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级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重从创造性实践中总结经验,激发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层干部要根据基层需要,以体验式、问答式、互动式等方式,吸引基层党务工作者、党员、群众等积极参与,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立足现场实地,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政策解读、案例教学、经验分享、业务交流、主题讨论等方式,将党建工作“政策包”、党务知识“工具包”等“送货上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难题,让党员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真抓务求实效,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垃圾分类实践到养老医疗保障,从就业住房实策到政务服务提升,从文化产品供给到社保体系完善,一件件民生“小事”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成为改革发力点、落脚点。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人民”是唯一的价值坐标,基层干部要始终将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改革工作的唯一标准,将人民的“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作为改革的“推进清单”和“整改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落地见效。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坚定的拥护者和参与者,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供稿人 唐家庄街道刘安琪)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1-23 16:16:08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