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民至上,抓好深化改革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这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深切嘱托。践行人民至上,抓好深化改革,必须把群众冷暖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确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群众冷暖当作“第一信号”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基,也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以群众的需求为改革的起点,以群众的幸福为改革的终点。从贫困山区的脱贫攻坚,到城市社区的治理创新;从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每一项改革都应以人民群众的冷暖为“第一信号”,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疾苦。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反映机制,确保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同时,要加强对群众冷暖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让改革真正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选择” 。 “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呼声是改革的风向标,也是改革的动力源。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意愿和诉求作为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还是社会治理中的深层次矛盾,都需要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民心的改革方案。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唯上、只唯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包括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问政等,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上来。同时,要加强对群众呼声的整理和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转化为改革的具体举措,让改革更加符合群众的期待和需求。
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群众满意是改革成效的最好检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第一标准”。改革的效果如何,不是看报告写得多么华丽,也不是看数据有多么亮眼,而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受益,是否真正满意。只有群众满意了,改革才算真正取得了成功。党员干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追求。要加强对改革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建立健全群众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对改革成效进行“体检”。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改革真正走到群众心坎里。同时,要加强对改革成果的宣传和推广,让群众看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增强对改革的信心和支持。
古冶区京华街道 高凡迪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1-12 18:39:0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