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传统文化根脉 创新育人实践路径—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分队赴杭州调研
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持续完善“大思政课”建设体系,激励青年们在社会实践中赓续千年文脉,深入长三角区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践与创新路径的优秀案例。近日,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三角区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践与路径创新研究”活动调研团队分队赴浙江省杭州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
在五天的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参观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博场馆,探访了拱宸桥西侧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各类商铺及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等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调研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西湖郭庄等充分保留历史痕迹的景点,实践队员们充分感受到了杭州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面的实践及其成效。
探寻运河历史 品览运河文化
一条大运河,半部杭州史。顺着大运河沿线,实践队分别参观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拱宸桥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在博物馆,实践队员们通过展厅文物、图文资料以及多样形势的展览布置,感受到了流动千年、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历史与文化,了解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在拱宸桥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队员们与游客们热情交流,不仅认识到大运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更切身体会到千年运河是如何实现与杭州城融合共生、如何激励杭州市民的文化创造力,从而实现以文育人的目的。


追溯文明之光 探寻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实践队队员们一路从南城墙到东城墙,从朝圣之路到反山王陵,在亘古不变的蓝天白云下领略良渚文明的生生不息,解析良渚圣地的文化密码,这不仅让队员们认识到文明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更认识到了创新良渚文化诠释方式、结合育人实践培育中华文明传承人的迫切需要。
在良渚博物院,实践队队员们分别参观了“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大展厅,在与工作人员深入交谈中充分感受到良渚文明的辉煌璀璨,更体会到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围绕各个展厅的主题对来往游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寻访宋韵文化 感悟宋韵风雅
江南一枕钱塘水,宋韵千年入梦来。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实践队探寻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版本知识和文化,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更深入地了解版本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科技的结合,感受版本馆从废弃矿坑到宋韵之美的变化;逐步深入浙江省博物馆以时脉为序的各个展览,参观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也使队员们充分体会到历史积淀下的“浙江精神”;在西湖景区,队员们先后走进了郭庄、苏东坡纪念馆及著名景观三潭印月等地,探寻宋韵文化在西湖胜境的踪迹,在历史底蕴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中感悟杭州这座城市正在展现的文化育人新图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实践队队员们从实践出发,深入了解了杭州所蕴含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深度,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杭州市的创新发展,为探索长三角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创新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实践为起点,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觉肩负起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坚定地走自己道路的历史责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贡献青年力量。(撰稿人:王雨晴 胡远)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28 12:38:41
2024-07-26 18:27:27
2024-07-17 12:25: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