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之树生机盎然
从韩流歌舞到《唐宫夜宴》,从动漫周边到故宫文创,从“钟薛高”到青铜面具雪糕,从JK、洛丽塔到汉衣飘飘……传统文化正在重新走入国人眼中、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之树重焕生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发掘保护以固其根。 无数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深入发掘特色文化。 成立专门队伍,将广袤的农村中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发掘出来,记录出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保护文化遗产。 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文物保护、文化遗址的保护修复,加大“申遗”工作、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力度,真正让各种文化遗产能够流传下来、弘扬出去。
传承弘扬以繁其枝。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文化传承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好“扬弃”之度。加强宣传引导。 用好“三微一端”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展传统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等宣讲宣传活动,切实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布局,延长开馆时间,在农村设立农家书屋、文化站、流动图书馆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文化熏陶。
创新发展以茂其叶。 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提供不竭精神源泉。要讲好现代故事。 用传统文化的形式讲好现代故事,发出时代强音,不断丰富内涵,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要用好现代技术。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AR”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制作如“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节目,创新性保留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宣传好内涵。要发展现代产业。 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结合点,发展好文创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各类文化产业,让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消费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者、传承者、弘扬者。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全力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根本”和“源泉”,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固安镇、李梦蝶)
责任编辑:柯鹏
2023-09-18 17:12:42
2023-09-16 22:14:54
2023-09-15 17:05:44
2023-09-12 22:46:31
2023-09-11 23:02:11
2023-09-10 13:02:22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