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黎明·跟着节气学古诗】今日雨水——邯郸市丛台区黎明小学
一朝春雨,万物清朗。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今天,我们迎来了2023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雨水节气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跟着雨水学古诗吧!
认识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标志着降雨的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这个节气的特别之处是降水开始增多,万物开始萌动,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开始逐渐加快。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雨水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在这一时节,水獭开始捕鱼,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抽出嫩芽。
雨水习俗
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都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拉保保”是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汉族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
雨水古诗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跟着节气学古诗,孩子们不仅知道了节气的来历和相关的习俗及气候的变化,还通过韵律古诗,感受到“雨水”节气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供稿:邯郸市丛台区黎明小学)
责任编辑:曾庆伟
2023-02-17 12:09:45
2023-02-09 17:10:52
2023-02-08 16:47:2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