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江苏南京:6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超800亿元 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衡阳市衡钢中学召开2023年春季开学教职工 牙好,生活更好! 河北唐山制造业者“蓄力”出发 西安将开展督导检查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2月6日起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可供发售车票数量限制取消 两岸名家“以墨会友”共贺新春 “党的声音进万家”文艺演出暨“文艺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在京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2023中国诗词大会》机长马保利夺冠:带着诗词 走向远方 达人视界技术团队2023新春扶持大拜年 凝“新”聚力 共筑成长——彭州市九尺幼儿园2023年新入职员工培 【我们的节日·元宵】 枣子巷社区开展“温暖枣巷·欢度元宵”主 四川多地诚邀浙江游客开年游 金沙酒业-辞旧迎新·2023我将这样做! “西宁市科普教育基地”在西宁爱尔眼科医院正式挂牌 西宁爱尔眼科医院义诊医疗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西宁爱尔眼科医院丨“视”关重大丨春节过后,孩子的视力还好吗? 人民日报社李舰波主任在河南省镇平县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及品牌 乐享元宵 | 中卫爱尔眼科医院元宵猜灯谜活动邀请您参与!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凡接受审查调查 旅美大熊猫“乐乐”去世 黄河滩区搬迁村“安居和美”的新生活 新春走基层丨“霞阳村”里“夕阳红” 知责明责尽责,曹操出行全业务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爱护航做保障 情暖无声等你来——邯郸市丛台区实验中学新学期 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彭州市隆丰中学新春开展“走家访、迎新学 瑞图迎新启征程 奋楫笃行再出发——邯郸市丛台区实验中学新学期 吃汤圆享美食,元宵佳节要备汇源果汁 普及急救知识,守护生命安全|郑州大学“ZZU急救科普小队”实践团 铸师德之魂 强兴校之基——湘潭县一中师德师风报告简报 LOEWE罗意威 x 哈尔的移动城堡特别合作系列亮相深圳湾万象城 银保监会:深入整顿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异地存款业务 严查高 中国新春呈现高质量发展“加速”态势 河北定州:灯火璀璨耀古城 校本培训促成长,蓄势待发新征程——邯郸市丛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人勤春来早,努力正当时——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第三小学教师假期 事关校外培训综合治理!河北5部门印发实施方案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 ——邯郸市人和中学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暨 开学大扫除 “净”待新学期——邯郸市丛台区连城小学开学准备活 典型发言|邯郸市复兴区实验中学弓彩玲:用担当和奉献完成学校发展 邯郸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赵小丁带领第二督查组成员到市四中督导工 喜迎佳节 欢闹元宵——邯郸市丛台区连城小学元宵节活动 节后旅游热度不减 旅游市场稳步回暖 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继续开展酒驾整治集中统一行动 天津滨海新区总投资额上千亿元项目集中开工 上海:“兔子总动员” 中西合璧闹元宵 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深港陆路口岸即将全面恢复 不再实施出入境预约

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资讯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便天各一方,仍能与亲人 共同分享所见美景,这是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的期盼。如今,这种期盼已经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现实。在现场、在“云中”、在电视机前,无数人聚焦于这一诗词的舞台,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从“欢喜”中“寻味”中国,和高“燃”的古人 共度“寒暑”,探究“先生”们的“本来”与初心,走遍令人“心动”的“天下”,在一个又一个“十年”里奔赴诗词的“远方”。十个关键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意力量,以“欢喜”为始,以“远方”为盼,《2023中国诗词大会》陪伴观众走过了又一个春天。

  总决赛之夜,选手们怀着对诗词和生活的热爱,“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将诗与远方诠释得淋漓尽致。最终“诗意机长”马保利摘得年度总冠军头衔。至此,《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落幕,无论对于节目中的选手,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只要保持热爱,诗与远方,便近在眼前。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瞭望远方 观星河浩瀚

  面对远方,纵使崎岖坎坷,也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纵使风高浪急,也坚信“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当每一个你我,都坚定理想信念,勇毅前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能完成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在主持人龙洋的开场声中,《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之夜拉开了帷幕。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在中国诗词里,从不缺乏对于远方的向往。本期“情景共答题”将目光聚焦于远方的星空之上,和古人一起感受银河浩瀚。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古人很早就知道通过星星判断方位,正所谓“夜望北斗知北南”,先秦古籍《鹖冠子》中就已有了关于北斗七星的记载,它是中国古人辨别方位的重要星象。今天,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系统,仍然叫“北斗”。无独有偶,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羲和逐日、祝融探火、天宫巡天,古人唯美的传说,都被今天的中国人一一传承与实现。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从古到今,中国文学浪漫的想象,都在为科技发展指明方向;科技的每一轮进步,都踏实地回应着文学对于星空与远方的浪漫遐想,两者交相辉映,共同推进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最传统的文化元素与最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体现的是中国人跨越星球的浪漫情怀。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瞭望远方 赏中华美景

  本期“外景共答题”,选手们跟随着点评嘉宾,遍寻中国美景,感受大美九州。

  “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是皑皑白雪中的北国风光;“越女携瓶下金索,晓天初放辘轳声”是诗人梦中的江南风貌;“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是终南山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浑茫气象。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中国诗词源远流长,两者的相遇,让我们明白何为诗与远方。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本期“千人千问”环节的出题人,是来自中华武校的学生,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他们将中华武术文化展现给世界。他们的比赛与表演,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是“一舞剑器动四方”,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武术止戈为武、安国强民的精神。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描述了中华武术至刚至阳的千里雄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讲出了武术健儿乘风破浪、扬帆大海的远大志向;“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展现了冬奥会上武校学子风雷激荡的表演场面。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瞭望远方 中华儿女当自强

  远方不只有风景,还有不断开拓的中华儿女;诗词中不只有故事,还有故事背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在诗词与远方的交汇中,《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们也各显其能,展开一场场激烈的诗词较量。

  本期“飞花令”环节全面升级,挑战“数字加酒器”的诗词。“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选手们在数十轮的交锋中,展现了惊人的诗词储备量,观众在感受中国诗词文化魅力的同时,也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经过激烈的角逐,“诗意机长”马保利最终斩获了《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年度总冠军。比赛之后,他深情鞠躬,感谢一路支持他的人和《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因为有了这个诗意舞台,无数热爱诗词的人们才得以圆梦;因为有无数热爱诗词的人们,当我们前往每一座城市的时候,会感觉到多一份温暖。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遗憾落败的亚军朱彦军同样带给我们无数的感动与正能量,这位农民工曾错过前几季《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在2023年,他终于用坚持为自己赢得了梦想。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即便我们身处平凡,但只要我们有梦,也可化身为光。观众也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了不起的农民工兄弟。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感受诗词力量 共同奔赴远方

  至此《2023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感谢这个舞台,让我们彼此相遇;感谢中国诗词,让我们共同奔赴更美的远方。


责任编辑:柯鹏

推荐阅读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贸易机制逐步完善、国际物流网络持续疏通,我国跨境电商渠道加快拓宽,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通过这一渠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2023-02-02 12:47:24

来自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5137.98亿元,突破5000亿元大关,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三位,增速同比增长8.2%。

2023-02-01 19:22:16

新华社成都1月30日电 题:北川羌寨新春气象新  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春节刚过,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的村民们欢声笑语送走游客后,马上投入到新一年春耕

2023-01-30 18:28:18

春节期间,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冉康平坚守在乡镇卫生院和下辖村卫生室,和同事一起守护群众过好健康年。

2023-01-30 16:53:12

从除夕到大年初三这短短几天,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乌嘴乡罗文村村民刘丹、陈英夫妇的土特产小店一共卖出了1000多瓶腐乳。

2023-01-25 15:43:14

记者日前从国家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

2023-01-21 1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