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笃行 奋发向上 太和县中医院2023年新年献词
岁序更迭,华章日新。2022年承载着太和县中医院人接续奋斗的足迹即将记入历史的丰藏,新的一年正带着时代的期许、梦想与挑战向我们走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太和县中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向辛勤奉献在医院各个岗位的全院干部职工,向为医院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执行乡村振兴任务和在外研修的同志们,向在院专硕学员、规培学员、实习学员,向在背后默默支持医院事业的广大职工家属,以及信任和理解医院的广大患者朋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医院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太和县中医院走过64载的漫漫历史,积淀了“传承创新、至真至善、诚信和谐、厚德奉献”的医院文化精髓,正演奏着蓬勃发展的精彩华章。回首2022年,太和县中医院全院干部职工主动适应新常态,知重奋进谋发展、同心同德抗疫情、立足岗位作贡献、扑下身子抓落实,圆满完成了2022年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在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太和县中医院总分783.6分,在中医综合医院排名第48位,位居全省第二名,连续三年实现排名大幅提升,连续三年取得A级,其中34项国家监测指标中,有20项获满分。
我们心怀满满信仰之基,书写党建领航崭新篇章。回望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悦依然充盈,奋进在新时代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脚步依旧铿锵。医院党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团结带领全体太和县中医院人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书写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强化政治理 论学习,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网络平台学习等形式相结合,认真开展中心组政治理 论学习并集中研讨发言。注重加强全院职工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了“党委书记上党课”、“颍淮大讲堂”,邀请多位社科名家面向全院职工进行思 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汇聚起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积极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监督检查,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人为本,立足工作实际,以改进工作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检查职能部门、关键部位、重点岗位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完善基础设施,助力医院发展,急诊综合楼于九月份如期封顶,计划明年年初全部投入使用;规划建立全新的发热门诊,全面提升卫生应急能力。顺利完成了安徽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成功举办了全国县域优秀中医院系列专场直播,在线展示了太和县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法宝”,为县域中医院发展提供“太和经验”。
我们手持熠熠柳叶之刀,书写悬壶济世大医担当。持续落实住院总制度,举办了“应知应会,每日一学”系列活动,开展了医疗质量安全活动月活动;启动护理优良事 件报告制度,促进护理质量提升,规范了全院抢救车的同质化管理。建设规范的皖北智慧化中药煎煮服务中心,日最大煎煮达2万袋。建设手术麻醉药房,规范麻醉药品管理,添置发热门诊自动发药机,引进肠内营养项目,积极推动静配中心建设。推进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基地(GCP)体系建设项目。引进中药颗粒剂,满足广大患者中医药需求。为医共体各单位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及心电会诊系统。派出长期驻点帮扶医生22人,深入医共体各分院开展帮扶工作,累计完成门诊坐诊2560次,带教查房236次,手术指导285台,完成远程影像会诊6108次,远程心电会诊7185例,开展业务培训190次。对口帮扶颍上县中医院、临泉县中医院以及西藏浪卡子县浪卡子藏医医院,助推藏医医院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针灸、推拿、穴位按摩、小针刀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填补空白,提升学科影响及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打造藏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品牌科室,推动藏医药与中医的融合创新,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锤炼拳拳为民之心,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梦想。疫情爆发期间,医院紧急组建核酸检测队伍,全力保障县域内全员核酸检测任务顺利完成。选派200多名医护骨干驰援上海、新疆、郑州、铜陵、安庆、广德、凤台、颍上、合肥、濉溪等省内外高风险地区战疫。规范建立黄码医院,接管太和县健康驿站、纺织园隔离点,共派出约200人投入到各个隔离点的运营与维护。为全县密接、次密接和一线防疫人员发放院内自制剂“银花防感汤”,2个中药制剂入选安徽省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2022年第二版),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中医药防治的屏障。及时改建了发热病人便民诊疗站,获得患者的一致赞誉;持续开展优质服务攻坚年活动,成立入院准备中心,优化患者住院流程;举办了健康大讲堂11期开展“院前、院中、院后”全链条健康指导服务;互联网医院顺利验收,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医护工作效率。关心关爱医务人员,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和关爱职工健康,成立了太和县中医院跑团,举办了中国医师节活动暨表彰大会,为全体医务人员发放了防疫健康小礼包。完成OA系统和钉钉对接,实现移动办公;自主研发无纸化办公会议软件,进一步提升会议效率。圆满完成面向原五院职工招募工作,落实原五院病房大楼消防改造工作,推进原五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坚持变革理念和创新思路,全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经济管理年活动、优质服务攻坚年活动等为抓手,以资源配置、流程优化、绩效考核为导向,加强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成立了运营管理科、绩效办、科研创新办、耗材管理科,细化职能科室职责分工,全面推行DIP支付改革,健全内外联动的医保综合监管体系,逐步实现精准化管控、个性化分析的医保精细化管理。组织召开覆盖42个临床科室的9场学科建设与运营管理分析会,积极构建医院精细化管理体系。
我们肩负殷殷育才之望,书写传承创新无限荣光。骨伤科获批安徽省首批“十四五”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心血管病科获批第二批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老年病科获批第二批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制剂室获批中药制剂中心建设单位;申报临终关怀及职业健康监护专业诊疗科室;召开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会议,会议认证通过42项“三新项目”;表彰2021年度十项优秀“三新项目”。医院获批安徽省区域中药制剂中心,17个制剂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院内制剂在全省20家医疗机构调剂使用,3个制剂品种已与悦康药业合作开展新药开发,目前已开展前期研究工作。于其华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申报成功;12名专家被安徽中医药大学授予校聘教授,5人荣获安徽省卫健委杰出人才、骨干人才,1人荣获安徽省名中医,2人荣获安徽省基层名中医;新增高级职称59人;19名专家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院硕导达43人。开展两场线上专业硕士研究生面试复试,招录专硕研究生39人,在培研究生达63人。医院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立项,正由单纯的医学临床教育向高层次医学教育研究转型。推动临床与科研融合,43项科研项目被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项目(第二批)予以立项;3个科研项目获安徽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立项,安徽省红十字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立项1项,阜阳市卫健委科研课题立项17项;阜阳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1项,今年科研课题立项达64项;组织了8个专场临床与基础融合系列学术对接会,大大提升了医院临床科研意识。
时光易逝,不负奋进者。2022年,我们接受了大型医院巡查、医保专项检查等多项检查,在医改的披荆斩棘中经受磨砺,在依法执业、规范管理的检阅中革新和提高,“赶考”路上,我们收获了“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奖”,获批“阜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阜阳市医疗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每一份荣耀的背后都有一份坚持,医院的荣光中,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值得为自己点赞。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发挥了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这一年我们有太多负重奋进的足迹、太多白衣逆行的身影、太多伏案创新的名师、太多青春激昂的才俊、太多无私奉献的感人、太多寸草衔结的感恩。这一切汇聚成了医院的发展源泉、发展动力,书写了奋进之作,交出了奋进答卷。在此,我们再次向长期以来以院为家、为医院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年,我们要树立更高目标追求,重整行装再出发,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展示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我们要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澎湃。围绕“运营管理提升年”活动为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十二个“提升行动”,全面建设区域内一流的学科群、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服务流程,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高品质医疗服务、高水平精细管理的中医医疗中心,努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要让群众健康的答卷更加精彩。始终坚持医院的公益性,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志愿服务、惠民实事、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更加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用实干谱写一曲公立医院为人民的时代奋进之歌,让人民群众更有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要让担当实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奏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代最强音,以更加严实的作风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尽锐出战,奋发作为,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没有什么能够降低我们追求真理的热情,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追求理想的步伐,让我们昂扬精神,秉持初心,同舟共济,笃信前行,争做高质量发展标杆,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引领者,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2023,我们勇毅笃行,奋发向上。
2023,我们不负时光,乘风破浪!
(张海云 许贝利)
责任编辑:柯鹏
2023-01-17 19:30:2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