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城南——何家庄

在平凉城南距南门什字五里处,有一-自然村庄,因何姓人最早居住于此,现亦为何姓之人居多而称之一何家庄。

该村庄地处八里庙沟河谷中段东侧圆顶山腹部,座东北面朝西南,且有水泥乡村大道直通村中。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山势,厚重的圆顶山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冬天避风向阳暖和,夏天阳光照射充足。

一年四季,只.要日头从东边的圆顶山头冒出便能从早晒到晚,大自然给了何家庄的偏爱,享受到了太阳更多的恩赐,村民们在鸡鸣狗叫声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看庄前杏花粉白,夏天观庄下河水咆哮,秋天望明月高悬,冬天享太阳温暖。数百年来,时间的年轮在不经意间刻在了沟沟岔岔间的山峁峁之上,把一代又- -代熟悉的人送上了圆顶山,深埋在厚实绵软的黄土中守望着太阳和月亮!

何家庄除有大自然恩赐的太阳温暖,还有时间的年轮刻划在沟壑山水间的印痕,有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一圆顶山 (龟山) ,往北它可与平凉城北虎山相对峙,还有状如蟒蛇的一蛇山、 凉水泉一马驹泉、 天狗望月一月亮台、 天然白杨林一沪林、树木茂密的一线天一掌子沟, 有浚谷烟雨等原生态自然景观。

每年夏天,发源于货郎山北麓的洪水夹带着泥沙和巨大的滚石咆哮着冲向纸坊沟,在山势的阻挡和水流的冲击下,大块的巨石随水流堆积在庄下河岸。在庄前龟山下曾有一巨石橫卧,据传石下有白蛇盘踞。被庄人视为“镇庄石”。可惜在一九七四年冬治河工程中被凿眼装,入炸药炸毁埋入河道。

另若您有幸,夏日清晨可矗立南门什字过街天桥向南眺望,“青兰”-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处在岚色氛氲间的圆顶山在晨曦烟雨中若隐若现,村内植被良好,林木覆盖率高,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何家庄所在的圆顶山状似神龟,是- -座龟山,首南尾北,岿然不动。对面梁状如蟒蛇是一 条蛇山,头东南,尾西北,山上树木葱隆,其形宛若蛇状,蛇山与龟山相拱卫,且蛇山之下和龟山之尾都有泉水溢出,这也是灵气之所在也!何家庄处龟山腹部,蛇山护着龟山,则沉稳、安全。龟蛇静,庄则盛。静与盛,人来定,只有自然与人文结合,阴阳互通方能通达。

相学、占卜、预测、风水学、阴阳学即是中国传統文化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 产生和积累形成的自然法则,当属社会科学之范畴。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息,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山川河流及规律的观察、研究,总结出相学、占卜、预测等阴阳学原理,运用于战争、农业生产生活和自然灾害的防治。

在自然界,气候、山川河流的走势与流向,都受自然规律的节制和影响,任何山川河流的摆布与形成趋势都与- -种看不见的无形的自然力量有关。物质世界总是对立统一,相克相生,阴阳互补而达到平衡状态。

对此,因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时也是消极的!随着人类对相对论和暗物质的发现及量子学的研究,其中的奥秒深藏于物质世界之中,只有人类对宇宙及自然界的不断发现研究和自然规律的探索发现,才能达到天人合- -的自然法则,只有阴阳互补,重自然,才能共享和谐美好的人类生活。( 武继学)

读后感;作者与我同乡,连日来,拜读了您撰写的三篇文章;《平凉城南——何家庄》,《二沟名称的演变及来历》,《平凉“官庄”漫谈》,文章撰写主题明确,文情并茂。深深的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您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美妙的文辞。

近年来,你也发表过好多篇文章,每读你的美文,使人轻轻的舒展,轻抚上面的美文,让一个个跳动的音韵把我导向各处的恩许之地,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就在我的心中飘散开来。

虽然,时过境迁,历经风雨和沧桑,何家庄往日的辉煌与风光已然不再,但后辈们依然秉持着传统的家乡文化,清俊正气、心恒志坚、耕读传家,至今或文或武、或农或工,也多有才俊。

追本溯源,平凉城南——何家庄先民,也是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移民而来的。每个家族振兴,固然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个人的孜孜以求、勤奋努力也同样至关重要。

特别是近4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何家庄开启了一个个家族的奋斗振兴之路,每一个家族成员的成长轨迹,清晰刻印在了时代发展的每个节点,成为万千家庭和个人奋斗的缩影,值得咱每个乡民一读,更好了解历史文化、传承家训、不忘门风,伴着时代的春风,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前日立冬,我专程回家乡拍摄了一组作者文中撰写到家乡的景点冬日照片,配发在文中并发自各大自媒体网站,以飨读者。(平凉星网文化传媒发展中心 张耀忠)
责任编辑:柯鹏
2022-11-17 18:13:34
2022-11-17 16:40:40
2022-11-16 18:31:28
2022-11-15 16:49:56
2022-11-11 19:05:0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