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大暑丨大暑“大”热
新华社南京7月23日电(记者邱冰清、王珏玢)7月23日迎来大暑节气。作为夏季“蒸煮模式”的顶峰,大暑节气有多热?炎热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气象、农业专家为您解答。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江晓东说,中国古人把大暑分为三候,气象上5天为一候。大暑的三候实际上概括这一节气高温、炎热、多雨等特点。第一候时喜潮湿、温热的萤火虫活动频繁,第二候时天气闷热、土壤潮湿,第三候时常现雷雨。
“大暑处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多地可能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有些地方甚至会超过40摄氏度。”江晓东解释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东部晴天多,日照强,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大,气温持续上升。此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空气湿度大,吸收热量多,人的体感温度更高。大暑时节我国北方进入雨季,黄淮、华北、东北南部等地进入主汛期,暴雨天气多发。
炎热的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农谚“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说的就是此时的景象。江苏省农科院副研究员乔俊卿说,单季稻区的水稻在大暑的高温中茁壮生长,而双季稻区此时已到早稻收割、晚稻抢种的“双抢”时节,田里一片忙碌。
“由于天气炎热,一些地区在大暑节气有吃莲子汤的习俗,有的地区则喜欢在大暑天喝老鸭汤,作为暑天清补的佳品。”乔俊卿说。(海报制作:徐湛)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暑运期间,各地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为保障旅客平安有序出行,铁路等部门坚持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强化出行服务、防疫和安全保障,努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2022-07-28 23:00:01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海南、云南、辽宁等地调研发现,针对异地就医这一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国多地医保部门推出各种举措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满足广大参保群众跨省就医
2022-07-25 18:15:31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25日表示,目前以国家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了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连接了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和约95%的人口;
2022-07-25 16:19:1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