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故事——塔坡的起源
每年六月初六是塔坡庙会的日子,2022塔坡庙会对比往年有很多不一样的创新,保留传递塔坡水仪式之余,今年还有塔坡墟创意夜市、“宝藏塔坡”社区艺术展、佛山触底·点止有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塔坡这片区域到底什么来历让每一位佛山人都如此重视?让我们一探究竟。

佛山原本叫“季华乡”,后因有乡人在塔坡掘出三尊铜佛,遂得名“佛山”。在佛山一直流传一句话“先有塔坡,后有佛山”,塔坡是佛山最老的街区,现在塔坡社区内不止有见证佛山诞生的塔坡庙和塔坡井,还有展现琼花艺术瑰宝的广东粤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的蔡李佛拳术武宗的发源地—佛山鸿胜纪念馆,绵延着佛山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的兆祥公园。
佛山诞生
位于塔坡社区内的塔坡庙规模极小,建筑面积不足42平方米,分为头门和正殿两进,马鞍式风火山墙,梁架为硬山搁檩。塔坡庙前便是我们熟知的塔坡古井。从唐朝沿用至今,这口古井即使在干旱的季节,水依然满满当当。“洗过塔坡水,顺风又顺水”,井水长流不息,街坊邻里无论日常用水、节日庆典,这口井都在陪伴佛山人民。“塔坡古迹,源远流长。古井永赐甘泉,牧唱长留遗风……”塔坡庙会,是佛山最具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之一,于每年六月六塔坡诞举行,吸引不少年轻人来洗塔坡水,观赏蔡李佛拳。这口塔坡井,提示着我们要饮水思源,从心去了解佛山初地。

琼花绽放
坐落在禅城区兆祥黄公祠的广东粤剧博物馆记录着粤剧的前世今生,馆内分成13个展区,展出内容包含史、艺、人三大部分;明清至当代的粤剧剧本、90年代的粤剧海报、戏桥、戏服、乐器以及早期的粤剧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都能在展馆中找到。

广东粤剧博物馆馆舍石板铺地,青砖砌墙,整座建筑装饰有“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两塑(灰塑、陶塑)”,在岭南祠堂建筑中极具代表性。兆祥黄公祠的正殿,供奉的是“粤剧祖师华光大帝”。旧时,粤剧的戏棚多采用竹、葵搭成,若有火灾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在新戏台落成或演出之前,必定拜祭掌管火的华光大帝,祈福消灾。旁边摆放着一艘红船模型,十分精巧。以前主要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粤剧红船以其重要的功能和独特的色彩,成为粤剧的显著符号,而“红船子弟”也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如今红船虽已退出粤剧的历史舞台,粤剧演员依然被称为红船子弟,延续着这个传奇的名字。

馆内无论是展馆甚至是长廊,展示着以前粤剧的宣传海报、剧本。泛黄纸张,一段段粤剧历史跃然纸上。见证着粤剧在佛山发源、发扬、壮大,粤剧人才济济,名伶辈出,名剧屡就,绵延三百年,创造了粤剧的一个奇迹。
人文社区
走出粤剧博物馆,便听见兆祥公园传出阵阵粤曲。兆祥公园是许多老街坊心中的历史建筑和回忆。它是佛山为数不多的古色古香老地方之一。“兆祥”,其实是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人黄大年的字,佛山市政府把黄公祠周围的围墙拆除,把公园、道路融为一体,在祠堂前面建起了池塘、长廊、休闲广场等,打造了一个开放式的休闲公园——兆祥公园,向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拉近了人与公园的距离。如今佛山街坊闲暇时间会到兆祥公园走一走,与左邻右里聊家常,同朋友粤曲对戏,和舞伴跳广场舞,兆祥公园早已成为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

塔坡文化蕴含的不止有历史文化,更多的是风土人情。佛山这座城的隽永就藏在这片老街区,在游览中娓娓向你道来。切瓜切菜平台致力于传播餐饮、旅游、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城市的故事。来年六月初六,来佛山与切瓜切菜一起相约塔坡,一起感受佛山这座城市的魅力。
责任编辑:柯鹏
2022-07-25 18:15:31
2022-07-25 16:19:10
2022-07-25 12:13:04
2022-07-23 10:50:05
2022-07-23 10:50:05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