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永葆党员初心——我的入党初心故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个肩负大任的人需要如此磨炼,于民族,更是如此。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当有大灾大难发生,总是显示出超常的凝聚力和忍耐力,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政党,她用异常强大的感召力、空前的凝聚力,将数千万志同道合的党员组织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默默奉献。何其有幸,我就是这数千万党员中的一员……
入党,源自一份质朴的初心
我出生在革命先辈李一氓的故乡——彭州。自18岁中师毕业后,便响应国家号召,到当时条件艰苦的丰乐一所村小任教。偏远山区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减退村小里十余名农村教师教学的热情。他们白天认真教研、上课,下班还要忙农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让我特别好奇也佩服的,是与我搭班、临近退休的党员教师李世乐。他不仅白天要上课、帮着管理学校事务,下班还到处走家访,甚至节假日,也总是带着我义务为学生辅导。他哪里来的精力?为什么愿意把整个精力放到教育上?当我很认真的问起他时,他只是淡淡答道:“我是一名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
质朴的话语,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是一名党员……”,这是一句赤诚的誓言、一声庄严的承诺、一份质朴的初心,抒发了一名基层党员的心声与使命。自此,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要当一名这样的党员。
内心的信念,指引我前行。2005年2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隆丰小学任教。2006年,因工作出色,再次被调到城关的实验小学。一年后,原隆丰小学领导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重新回到隆丰小学任教。是留在条件优异的城关,还是回到较远的农村,在短暂犹豫后,我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因为,条件艰苦的地方更能磨炼青春本色,我要在隆小实现我入党的誓言。2007年8月,我重新调回隆丰小学,在党员王锡军、黄贤龙的介绍下,庄严地提交了入党申请,等待党组织的考验。
奋斗,始于党优秀传统的感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政党。我的入党日期,与那个特殊的日子“5.12”紧紧连在一起……
2008年5月12日下午,正在办公室的我,被一阵坦克开动般的轰鸣声惊动:操场里怎么有这么大的声音?
“地震了,快出去!”入党介绍人黄贤龙一个箭步冲出办公室,我也紧随其后。只见他完全不顾自身安危,一边大声呼喊,一边组织师生转移。“快,快,远离教学楼,往操场撤!”此时,这巍峨的背影,带给学生安心的守护;这雄浑的腔调,感染着老师迅速镇定。几分钟后,大地还在颤颤巍巍,师生都已安全转移到操场。
“王锡军书记哪里去了?”有细致地老师带着哭腔喊。当大家都心急如焚之时,在教学楼4楼的走廊上,看到他带着几名未转移的学生,从楼梯下来。原来他只身一人,去各教室搜寻未转移的学生去了。
这是两位怎样的党员?党员的神圣使命,让他们在危难时刻,完全忘记了自己,他们,是最值得我尊敬学习的人。
余震不断的日子里,我以他们为榜样,以校为家,在家人安危不清的情况下,坚守学校45天,与全体师生一道,渡过了最困难的日子。
2008年8月,因表现突出,我正式成为一名党员。当我右手攥拳宣誓之时,我在心底庆幸——今生,有幸成为一名党员。
坚守,出于为党育人的使命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教育系统党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第一使命。
2018年1月,我担任了学校校长工作。如何带领全校师生办高质量教育,是我新的任务与坚守。我和支部成员多次研讨,聘请专家把脉支招,确定走“川剧特色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化办学”之路。
我们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省乃至全国,当好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我们先后培养川剧新苗600余人,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特色化办学品牌,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作为党支部书记,我入选教育部名校长工作室,担任民族贫困地区支教专家,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刘顺勇、赵艳老师被评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先进个人。
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站上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特色化办学改革成果,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四川教育》《教育导报》报道,在全省及全国交流。
在隆丰小学微党校的“初心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对联“学党史不忘初心,跟党走再创伟业”。我想,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一定要坚守入党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镌刻出一个个渺小但弥足珍贵的足印。(彭州市隆丰小学 何明春)
责任编辑:祁霞
2022-06-22 18:21:33
2022-06-22 18:21:32
2022-06-22 18:21:32
2022-06-22 14:34:15
2022-06-20 23:37:22
2022-06-20 20:26:2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