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送优课 经验交流共成长
伴着凉爽怡人的初夏,2022年5月19日上午,刘晓牧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与玉虹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玉虹小学智慧教室,开展“低段第一课时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这是继上一次“中高段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专题研讨后又一次针对玉虹小学当下教学现状所进行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三位工作室成员带来三堂各有特色的语文展示课。
第一节课由工作室成员陈曦老师带来一年级语文课《一分钟》的第一课时。陈曦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了语文闯关活动。孩子们从对一分钟的体验开始,在一关又一关中识字、读词、拓展、延伸,再加上制作精良的课件、趣味盎然的微课和陈曦老师耐心的指导,孩子们兴致高昂,整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堂课为常态的一年级语文课堂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设置闯关情境,再把学习字词等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放进关卡中,孩子们在课堂上既得到了关注,又收获了知识。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成员陶玲芳老师执教,她带来的是二年级语文课《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陶玲芳老师亲切大方的教态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目光,她从题目入手,引导学习观察“祖”字,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学习细致地观察,为练习书写奠定了基础。接着,陶老师给出初读课文的要求,放手让同学们自读,培养学生提问与标记的习惯。为了让同学们深入地体会课文的情感,陶老师有针对性地从标点符号、句子的语气进行了朗读指导,为二年级的语文课堂朗读指导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第三节课由工作室成员刘家银老师带来三年级语文课《童年的水墨画》的第一课时。刘家银老师刚进入课堂,就富有创意地把课题中的易错字“墨”做成了一道填空题,把课题以带着学书写的形式补充完整,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到了非常有“语文味”的氛围中。刘家银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读、听读、齐读课文,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刘家银老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亲和力,时而温柔注视,时而微笑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同学们总结了理解的词语的方法后,还带着同学们梳理方法,让同学们学有所得。整堂课流程完整,指导到位,为三年级的语文常态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
三堂课后,三位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及教后反思。工作室成员与玉虹小学的语文老师都对三堂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刘晓牧老师分别对三堂课进行了点评。她对三堂课营造的课堂氛围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强调,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老师们更要注意提前备好课、关注细节,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如,在出示形近字“蓝”和“篮”区分时,可根据字义的不同,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来区别,学生才能更好地对形近字进行区分、掌握;再如,一学生发现“背”字是多音字,大声地提了出来,可老师却听而不闻,放过了此处的生成去赶自己的教学进度了。刘老师还强调,课堂上要利用会读和会写的字进行口头扩词,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此次的专题研讨,给了工作室成员和玉虹小学语文老师很多感悟和启发,特别是青年教师收获颇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索之下,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加有实效。
责任编辑:祁霞
2022-05-19 16:24:33
2022-05-18 10:07:30
2022-05-16 14:14:41
2022-05-16 12:22:1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