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高新高港“三力”众筹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站在大寨河桥上,两岸开阔,碧波荡漾,不时从高空俯冲而下的鸟儿,在水面激荡起阵阵涟漪……在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大泗镇佴陈村,水清、树绿、鸟鸣,好一派生态自然风光。“每次走到这里,就感觉身心舒畅,很惬意。”村民程露说。
走进佴陈村,如画的美景映入眼帘。村民的获得感,源自改造前后的鲜明对比。
乡村治理和建设,需要集思广益,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今年以来,佴陈村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为契机,以幸福家园建设项目为抓手,群策群力,让村居环境更美丽,百姓生活更舒心。
半年多前,这里还是乱糟糟的模样,河边杂草丛生,村居环境脏乱。于是,佴陈村计划实施“幸福家园”建设项目,将整村划分成片区,对人居环境、道路河流等进行改造,并增设一些景观小品。然而,规划好做,资金却难筹。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牵挂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荔的心。他打算从乡贤能人群体入手,动员他们慷慨解囊。“为村里做点事情,总是应该的。”不少在外创业的乡贤纷纷响应。
“过去,这里扎堆违建停车场,简直不能看。”张荔掏出手机,翻出一张张违章搭建的照片。只为停车方便,镇级中沟大寨河两岸村民违建了34个停车场,最大的有近200平米,小的也有40多平米,既影响防涝又有碍观瞻,还存在安全隐患。
河道整治,拆,是肯定的。但如何让村民拆得心甘情愿,是一件棘手事。前年,佴陈村“众筹”老党员力量,发动李香远、张海鸿等老党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仅用3天时间就和村民达成一致,10天内全部拆除。
能力“众筹”办实事,尝到甜头的佴陈村,近年来又摸索出人力、财力众筹,形成“三力”众筹模式,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有劲。对志在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佴陈村而言,财力不足是最大的“拦路虎”。有着525户、1890人的佴陈村,在外经商能人多,这给张荔等党总支一班人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内蒙古创业的村民陆克俊返乡,张荔带着村干部上门拜访,收集“金点子”。闲聊间,陆克俊回忆起儿时在家门口的小河里游泳嬉戏的时光。但因年久失于整治,河道水位一低就变成“死水”,每逢下雨就有异味,河面上飘满浮萍。“现在村里下决心整治环境,我也要出份力!”佴陈村随即聘请他为“创建顾问”,陆克俊当场表态拿出200万元,支持村庄建设。
群策群力,补足短板的同时,也利于提升主人翁意识,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大年初一,佴陈村村干部趁热打铁,趁着乡贤集中返乡过年的契机,集中上门拜访了40多户。截至目前,“幸福家园”建设项目已吸纳约100人参与,累计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为乡村建设作贡献。幸福家园建设项目也成为大泗镇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配套项目之一。
“在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中,我们还注重共建共享,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张荔说。83岁的村民陆克生,自家斜对面就是公厕,在村里推进“厕所革命”时,他主动拆除自家旱厕,把地块让出来建公厕,还主动承担起保洁的工作。其他村民也不甘落后,纷纷帮忙搬砖、挑沙,很快,8座干净整洁的公厕投入使用。佴陈村72岁的老党员张海鸿也是响应者之一。每天上午,他都会在家门口的大寨河边走走,义务巡查周围环境。如今,大寨河岸美水清。张海鸿依然记得,去年这里刚整治的时候,由于违建等矛盾基数较大,推进工作阻力不小。当时,他主动带头,参与协调工作,让村民们服从大局。
乡村振兴,既要美丽宜居,更要产业兴旺。在村西北侧的一处闲置养猪厂,张荔告诉记者,得益于村民的群策群力,村里将闲置养猪场盘活,与第三方企业等成立合作社搞活牛养殖。一方面,将引进设备,将牛粪经发酵、晾晒等工序后变为农田的肥料。另一方面,吸纳低收入群体到合作社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端稳“饭碗”。大泗镇党委书记刘瑾说,今后,大泗镇将继续完善“三力”众筹的运行机制,在佴陈村规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因地制宜推广相关经验,让实践成果惠及更多乡村。(图文:胡安平、吉园、聂庆桢)
责任编辑:柯鹏
2022-05-05 18:23:40
2022-05-05 16:19:55
2022-05-03 08:19:54
2022-05-02 22:21:46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